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,电话诈骗作为一种古老的骗术也在不断地翻新变化,在2017年,借打电话骗术呈现出新的特点,其手法更加隐蔽、狡猾,让人防不胜防,本文将深度剖析这种最新骗术的手法、危害,并探讨应对策略,以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。
骗术手法
1、冒充亲朋好友
骗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受害者的个人信息,然后假冒亲戚朋友的名义给受害者打电话,以各种紧急情况为由要求转账或提供个人信息,骗子会声称自己在外地遭遇紧急情况,需要资金帮助,或者虚构家庭成员生病等理由骗取受害者的信任。
2、冒充金融机构工作人员
骗子冒充银行、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,以调整信用卡额度、提高贷款额度等理由,诱骗受害者提供银行卡信息、密码等敏感信息,进而实施盗窃。
3、冒充公检法机关
骗子冒充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,声称受害者涉及重大案件,需要配合调查,要求受害者将资金转入所谓的“安全账户”,或者提供个人信息以消除所谓的“犯罪记录”。
骗术危害
借打电话骗术的危害极大,受害者会遭受财产损失,可能是现金损失,也可能是个人信息泄露导致的后续风险,骗子利用受害者的信任感进行诈骗,会给受害者的心理造成极大的伤害,这种骗术还可能引发社会恐慌,破坏公众对正规机构的信任。
应对策略
1、提高防范意识
公众应提高警惕,对陌生人的来电保持谨慎,接到电话时,不要轻信对方提供的信息,尤其是涉及金钱、个人信息等方面,在做出任何决定之前,务必核实对方的身份和所提供的信息。
2、验证信息真实性
在接到电话后,可以通过其他渠道验证对方提供的信息,可以通过官方网站查询金融机构或公检法机关的信息,核实对方的身份和职务,不要轻信电话中的威胁或承诺,避免上当受骗。
3、保护个人信息
不向陌生人透露个人敏感信息,如银行卡号、密码、身份证号等,即使对方声称自己是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,也不要随意提供这些信息,在电话中涉及到个人信息时,要保持谨慎。
4、及时报警
如果发现自己可能遭受电话诈骗,应立即报警,报警时,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,如诈骗电话的号码、对方声称的身份、涉及金额等,警方将根据实际情况展开调查,帮助受害者挽回损失。
5、加强宣传教育
政府、媒体和社会组织应加强防范电话诈骗的宣传教育,通过电视、广播、网络等渠道普及防骗知识,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,提醒公众关注最新的骗术手法,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。
2017年的借打电话最新骗术手法多样、隐蔽性强,给公众的生活和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,我们应加强防范意识,提高识别能力,学会保护个人信息,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,加强宣传教育,普及防骗知识,共同营造一个安全、和谐的社会环境,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有效地抵御电话诈骗的危害,保护自己的权益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